找回密码
 注册会员
楼主: tiffany

导师珍藏(六)——王老的礼品!

   火... 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1-3-25 21:36:13 | 显示全部楼层
据《回族研究》91年第四期记载回民支队的回忆录上说:“当年渤海十七个支队,有十四个支队是以回民为主”,这还不算泰安地区等以回族为主的八路军抗日队伍,据原泰安地区回二连抗日老战士王连岭2004年冬在齐齐哈尔清真寺对我的口述回忆说:“刚开始,正值国民党三十军从天津撤下来,老百姓都担心日本人来了会烧杀抢掠。这节骨眼上来了两名从山西派来的八路战士,一个是宁夏的,一个是陕西的,把斋礼拜都很虔诚,很受当地百姓的爱戴。他们向我们讲日本鬼子不讲人性烧杀强掳干尽坏事,为主的定会罪刑他们。叫大家不要怕,跟着八路军一起打日本鬼子,我们就报名参军组成了回二连。”
发表于 2011-3-25 21:44:14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射手座-a 于 2011-3-25 21:45 编辑

据《回族研究》91年第四期记载回民支队的回忆录上“回民支队”老战士回忆说:“开始时大家礼拜都是偷偷地去,被回民支队郭政委发现后,召开支队大会对大家说:礼拜是好事,没有必要躲躲藏藏的,要去就大大方方的去,成连成团的去,叫你们的马司令带你们去。”
发表于 2011-3-25 21:50:36 | 显示全部楼层
就银元挡住子弹这一点,足以见证教门的伟大了。
偶然性包含必然性么。
发表于 2011-3-25 21:52:14 | 显示全部楼层
 65年前,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引下,经过8年抗战,中国人民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。回族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支力量,为保卫祖国、抗击日本法西斯,前仆后继、英勇战斗,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  华北回族:抗日先锋军
  日本法西斯大举入侵中国后,华北首当其冲。“七七”事变发生不久后,北平(今北京)回族迅速组织了“北平回民抗敌守土后援会”,提出要发扬“在教为教中基础,在国为国家干城”的精神,与侵略者战斗到底。
  抗战一开始,华北各地的回族就纷纷组织抗日武装。河北献县有马本斋领导的“回民义勇队”、文安县有杨春圃领导的“回民抗日挺进军”等,给了敌人很大的打击。河北沧州于1940年正式成立了“冀鲁边军区回民大队”,后改称为“渤海军区回民支队”,这支队伍在津南鲁北的广大地区,参加战斗近千次,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的一次次“扫荡”,有力地配合了八路军主力,受到了党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。
  山西崇实中学创办人马君图,率领该校师生及回族群众千余名,在太行山区坚持流亡教学和游击战争,于1943年日寇大举“扫荡”太行山区时被俘,仍坚贞不屈,被敌寇在1945年7月毒死,被当地群众誉为“三晋之第二介子推”。其母为支持儿子抗战,在1943年被俘后,绝食而死。
中南回族:反扫荡中立战功
  中南位于大后方与敌占区的交界地带,华北沦陷以后,日本法西斯向中南“扫荡”,回族和其他民族一起展开了“反扫荡”。
  在河南,1938年,南阳县组织“回教救国协会”,建立武装,积极参加抗日斗争。黄池陂村回族群众的抗日情绪十分高昂,日本侵略军妄想消灭这支回族武装,虽然多次向黄池陂发动进攻,但始终未能占领,黄池坡成为南阳地区抗战的一面旗帜。
  在湖北,1938年,国民政府迁都武汉,为了动员回民抗日,一批回族人士在武汉成立了“中国回民救国协会”(1943年又改称“中国回教协会”),以白崇禧为理事长,引导各地回族积极抗战。
  华东回族:以少胜多 威震敌胆
  华东沿海地区从明代以来就受到日本倭寇的骚扰,“九一八”事变爆发后,日军又加紧对这一地区的侵略。
  安徽回族人数不多,但回族武装的斗争却威震敌胆。1940年初,定远县王回岗回民聚居的地方建立了工、农、商、青、妇等抗日协会。1941年,当日伪军联合进入周家湖时,受到青年自卫队等地方武装的迎头痛击,未敢深入。1942年,青年自卫队改编成了一支回民武装队伍。随着抗日形势的发展,1943年春季又组建清真营,下设两个连,90%以上系回民。1944年春,清真一、二连在县大队的配合下,在日伪军经常出没的地方,利用熟悉地形的有利条件,出其不意,多次偷袭成功,打得敌人胆颤心惊,以后小股日伪军再也不敢到处骚扰,清真连的英雄事迹在根据地广为流传。
  在抗日战区还有一批起特殊作用的回族商队,他们在抗战区物资紧张的情况下,冒着生命危险,将食盐、布匹、西药、土硝等紧缺物资运往游击区,转手于抗日战区。安徽定远县回族多是肩挑、驴驮,翻山越岭把紧缺军需物资运到新四军藕塘根据地,张云逸副军长称他们是“半抗战”,赞誉他们为抗日救国出了力。
西南回族:大后方的支援
  在大后方的西南,抗日战争爆发后,四川回族中的爱国志士也成立了“四川回民抗敌后援会”,于1937年12月向各界发出通电表示,为争取抗战胜利,“誓率全川回民枕戈待命”。
  在云南,滇军60、58、新3等3个军中的百余名回族儿女,在马继武、桂协华等回族将领的带领下,参加了举世闻名的“血战台儿庄”战役。马继武部1084团第1营第2连有回族战士130名,在保卫台儿庄战役中几乎全部壮烈牺牲,在云南回族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。
  云南各地清真寺用《清真铎报》宣传抗战,大批回族青年学生也纷纷走出教室,进行抗战宣传。
  在广西,战乱期间流迁于桂林的成达师范学校的学生自觉地为抗战做宣传、办墙报、画漫画、写大标语,并上街头讲演,揭露日寇罪行,号召抗战到底。
西北回族:以最大热情投入抗战
  日本法西斯企图在位居内陆的西北也搞一个“满洲国第二”的“回回国”,但他们未能得逞。
  在陕甘宁边区,1940年2月26日,延安成立了“延安回民救国协会”,这是陕甘宁边区少数民族的第一个抗日救亡团体。3月10日,协会发表了《告全边区回族同胞书》,强调“加强回汉两族的抗日团结,粉碎敌人的欺骗诱惑阴谋,扩大边区回民抗日救国斗争的影响。”1942年3月,关中成立了回民救国分会关中支会,5月又成立了回民文化促进会关中分会,促进了陕甘宁边区的抗日救亡运动。
  在兰州,抗战爆发后,成立了“中共兰州回民特支”,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。他们以“伊斯兰学会”和“甘肃省回民教育促进会”的名义,公开编辑出版了进步刊物《回声》,进行抗战宣传;还办壁报,举行报告会,为受灾回族群众募捐。
  在宁夏,伊斯兰教经学家虎嵩山专门书写印刷了阿汉对照抗战祈祷词,分送各清真寺,在主麻日为抗战胜利而祈祷。
  在包头,穆生荣等成立“西北回民救国会”,发布《告西北同胞书》,呼吁西北回族踊跃输将,自动捐助,挽救国家和民族之危亡。
  在新疆,成立于1934年的“回文会”,除兴办教育外,还宣传抗日救国,组织回族群众给抗日前方战士捐献救护物资。马良骏阿訇以70岁高龄提出参加抗日战争。
  “在每个抗日战线上,正规军与游击队中,以及一切抗日团体与抗日工作中,处处都看见回族同胞与非回族同胞亲密地站在同一战线上,为保卫祖国,为争取民族生存而战。”
发表于 2011-3-25 22:08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十二年血火征程,回民支队牺牲惨巨,建国后,从冀中回民支队成长起来的我军高级将领为数不少,现列举几人:

  刘世昌:河北安国人,回族,1921年生。原冀中回民支队政治部主任、政委。辽吉军区第1军分区沈北支队政治委员、第14团政治委员,第四野战军44军157师政治部主任,建国后任江西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兼青年部部长,广空副政委、空军副政委兼空军学院政委,1955年授空军大校军衔,1964年晋升为空军少将。

  丁铁石:辽宁本溪人,回族、1915年生。原冀中回民支队政治部主任。本溪保安司令部副政治委员兼主任,东北野战军战车团团长,建国后任装甲兵技术部副部长,装甲兵科学技术研究院组织计划部副部长、副总工程师,军委装甲兵司令部顾问,基建工程兵后勤部政委,1955年授上校军衔,我军装甲兵奠基人之一。

  马庆功:河北省献县人,回族,1923年生。原冀中回民支队战士、中队长、大队长。辽吉军区第1军分区沈北支队副支队长、第14团团长,建国后任海南军区守备第23师师长,陆军第127师师长,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,1955年授上校军衔,1961年晋升为大校。

  田云河北安国人,汉族,1923年生,原冀中回民支队政治部锄奸科书记、干事。第44军157师政治部保卫科科长,建国后任长沙军分区政委,湖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、广东省军区副政委,1955年授中校军衔,1964年晋升为上校。

  李方河北肃宁人,汉族,1917年生。原冀中回民教导总队政治部锄奸科科长。晋察冀军区政治部锄奸部第一科科长,华北军区第6纵队政治部保卫部部长,建国后任华北军区第68军203师政治部主任,解放军政治学院副教育长、训练部顾问(正军职)。1955年授上校军衔,后晋升大校。

  王树森河北永清人,回族,1919年生。原冀中回民支队中队长、大队长、政治委员,河北军区警备第2团团长,建国后任海军第一航空学校参谋长、副校长,海军航空学校顾问(副军职),1955年授海军上校军衔。

  王玉河北河间人,回族,1929年生。重建冀中回民支队政治部宣教干事,河北军区警备第2团连指导员,建国后任68军204师610团营教导员,204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,新疆军区政治部青年部部长,乌鲁木齐军区政治部副主任,新疆军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专职委员(正军职)、副书记,1988年授陆军少将军衔。(作者:朱晓明)
发表于 2011-3-25 22:39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射手座-a 于 2011-3-25 23:34 编辑

“真主的护佑超过了高城叠垒,重传铠甲”,这一枚枚银元可不仅仅是用来花费的,让我们来看看回民支队的骄人战绩吧!

1937年9月24日,日寇占领沧州,刘震寰根据党的指示发动回民组织抗日武装,他指挥的沧县人民抗日游击队,1938年8月在沧盐公路仟龙堂地带伏击日军骑兵队旗开得胜,一举歼灭日军大佐一名(这是抗战时期冀鲁边区击毙的职务最高的日军指挥官)、骑兵十余人,缴获其战马和步枪,轰动了津南地区。1938年10月这支小队正式编入冀南军工第六军分区沧县人民抗日游击队总队,刘震寰任政治指导员,一年后部队改名,又任大队长。  当时,中国**在“七七事变”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,发表了《抗日救国十大纲领》,提出动员“蒙回及一切少数民族共同抗日”的主张。津南地区回族**员积极贯彻党的主张,注意发动、组织和吸收回族人民武装抗日。起初,由于没有正式打出回族抗日武装的旗号,回族群众在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方面有顾虑,多分散抗日,形不成联合力量。1938年底“冀鲁边区回族抗日救国总会”建立后,刘震寰与沧县县长丁润生及自己所领导的津南支队六大队回族干部、战士经过广泛讨论,认为建立回族抗日武装有利于回族人民参加抗日,两人向冀鲁边区党政军组织作了汇报和建议,受到上级组织的支持,遂由刘震寰和王连芳负责筹建回民抭日武装。  1940年8月1日,冀鲁边区回民抗日救国总会和以十八名回族干部为骨干的回民大队,在河北新县镇清真寺正式成立,刘震寰任大队长兼回教总会武装部长、组织部长,王连芳任政委兼回教总会主任,张文林(汉族)任指导员。从此,津南地区飘扬起一面回民抗日武装的旗帜。  在抗日战争期间,刘震寰表现出了坚定的抗日立场和高超的组织、指挥能力。1942年日寇大“扫荡”中,刘震寰的表弟“老实刘”经受不住考验从部队逃跑当了土匪,被回民支队抓住后,大家都建议宽大处理,刘震寰却不徇私情,果断下令处决。震寰是在“老实刘”家里抚养长大的,他大义灭亲的精神得到了“老实刘”母亲的理解,这位母亲又将自己的两个儿子送到了回民支队,其中一个后来牺牲在战场上。刘震寰更以他高超的组织指挥才能,领导回民支队在抗日战争中打了一系列漂亮的战斗。日寇、汉奸对他又恨又怕,先是悬赏一千元大洋,后来又悬赏一万元大洋捉拿他,都没有得逞。回民大队则在一年内由刚成立时的几十人发展到四百多人,扩编为冀鲁边区回民支队。到1945年抗战胜利时,发展到了二千多人。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,刘震寰领导渤海回民支队在敌后频频出击,围歼罗寨,占领捷地,拔除大姚庄、小山、苏基、辛店、小白兔据点,并在花寨战斗活捉日本军官森田,还成功地进行了吕家桥、齐家坞、崇望、李村战斗,在抗日战争后期,胜利解放了阳信、惠民、庆云、无棣、黄骅、新青等县。  1945年日本投降后,刘震寰率领渤海回民支队挺进东北,指挥部队阻击国民党军队于平泉,攻占长春飞机场。  接着中央命令回民支队抽出全体回族指战员,组建为东北民主联军回民支队,任命刘震寰为支队长兼党委书记,在哈尔滨、佳木斯、齐齐哈尔一带,回族地区进行土改、反霸、支前工作,到1947年,部队发展到由回、汉、朝鲜、满等民族参加的一万余人的部队。  1948年秋,回民支队对外保留番号编入东北野战军铁道纵队二师,仍由刘震寰领导。辽沈、平津战役结束后,刘震寰指挥部队抢修津浦铁路,修复漯河大桥、长台关大桥、汨罗江大桥、中南铁路,抢修奥汉铁路,为运送军用物资、保障解放大军南下立下功劳。1951年,刘震寰率领部队入朝,担任修护铁路、大桥任务,美国侵略者为破坏我志愿军补给动脉,多次出动飞机轰炸清川江大桥、大同江大桥,但在我铁路大军抢修下大桥始终未断。

发表于 2011-3-25 23:26:17 | 显示全部楼层
楼主所说的“刘震华”是不是渤海军区回民支队长“刘震寰”?

    原为冀南抗日六分区回民大队。1940年8月在今孟村回族自治县新县镇清真寺宣告成立。由30多名回族干部战士组成。它是一支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和政治 工作队,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。1941年9月,冀鲁边区党委根据斗争形势需要,将这支“ 回 民大队”改为冀鲁边区回民支队,刘震寰为支队长,王连芳为政治委员,何仕兴为参谋长, 李子华为政治部主任。1944年冬,冀鲁边区与清河军区合并为渤海军区,冀鲁边区回民支队 改 称为“渤海军区回民支队”。回民支队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,在津浦铁路以东华北南部 大平原坚持对敌斗争,作战百余次。粉碎敌人多次扫荡,攻克40多个据点,歼敌达2500多人 ,缴获轻重武器不在少数。为扭转边区抗日局面立下汗马功劳。
发表于 2011-3-26 13:50:58 | 显示全部楼层
我曾经在工作时候遇见过一个大叔,他父亲是回民支队的。
据他说他父亲那时候打仗的时候还在坚持封斋的,当时连队里人打光了,回民比较少了,就抽调汉族战士加入,但是回民支队里面的穆斯林还是一直能保持饮食和重要的功修的,这其中也体现了各民族、不同信仰人民群众之间的团结,与当时部队上层各个开明将领、爱国人士所发挥的作用也是密不可分的。
发表于 2011-3-26 17:33:14 | 显示全部楼层
   历史的见证,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!
发表于 2011-3-27 07:45:24 | 显示全部楼层
  1954年抗美援朝胜利后归国,刘震寰带领铁道兵回族干部,参加西北的社会主义建设,曾任甘肃省委统战部副部长,西海固回族自治州党委书记。1958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时,先后任工委秘书长、民政厅长,1959年起任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部长,兼任自治区党委第一、二届常委及政协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、二届副主席等职,主要从事民族、宗教、统战工作。任期内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政策,广泛团结党内外各界人士,积极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,尤以1962年贯彻中央批示积极“贯彻政策、调整关系”成绩突出。  1968年4月宁夏回族自治区革委会成立时,根据中央指示,刘震寰作为老干部代表,被“结合”为自治区革委会副主任、自治区政协副主席,分管农业生产指挥工作,直至1971年12月28日因大面积心肌梗塞逝世于青岛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会员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圣传真道网

GMT+8, 2024-3-29 07:18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